中公教育 浙江 国考

考试类型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阅读资料 > 申论 >

申论热点

>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银行回归校园借贷

2017-06-14 13:34:24 来源:浙江中公教育 点击量: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申论答题技巧_申论热点_申论范文

编辑推荐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资讯_备考资料_考试题库汇总

政策咨询:

加入2018国考交流群186827138|微信:zjoffcn|微博@浙江中公教育|

2017年5月,随着多家国有银行宣称回归校园贷款业务,这个被“裸条”、高利贷等“玩坏”的行业,看似又回归了正常。值得注意的是,与国有银行集体挺进校园贷不同的是,曾经在校园里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数量日益减少。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乐见更多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进入校园金融领域,监管部门支持银行进校园,也体现了监管层对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用户需求、社会价值的认可。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近年来校园贷“裸贷”、“骗贷”、“暴力催收”等恶性事件频发,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明确提出“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以规范校园贷,经过一系列的整顿,很多校园贷平台迫于压力退出市场,两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重返校园贷领域的。

校园贷平台贷款的低门槛、高额度诱导以及虚假宣传诱导了大学生在不同平台盲目的重复借款,其贷款的高利息、高违约金、高服务费的分期成本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如期还款,从而深陷“高利贷”的泥潭。校园贷平台无序而野蛮的扩张,对在校大学生产生极大的冲击,造成了过度超前消费,这种变质的校园贷不仅扰乱了金融行业的有序发展,也极大的影响了在校生的身心健康。

校园贷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监管部门积极促成银行进入校园贷,为的是“引入良币驱逐劣币”,引导校园贷良性发展。银行校园贷产品利率合理,同时在准入门槛、申请流程、授信额度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银行在产品研发、风险控制等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其产品的利息低、操作规范、无隐形门槛等特点能够大大降低违约、坏账的发生概率,有效规避因借贷纠纷衍生的恶性事件,从而达到银行盈利和大学生受益双赢的局面。

(责任编辑:zjoffcn-xyn)

标签: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热点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中公分站 友情链接

浙江 | 宁波 | 温州 | 金华 | 丽水 | 台州 | 绍兴 | 湖州 | 衢州 | 嘉兴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内蒙古 | 河北 | 山东 | 山西 | 河南 | 江苏 | 安徽 | 宁夏 | 陕西 | 湖北 | 江西 | 福建 | 甘肃 | 青海 | 四川 | 重庆 | 湖南 | 贵州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新疆 | 西藏 | 海南
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浙江人才网| 郴州求职网| 武汉资格认证培训网| 河北银行信用卡中心| 教育休闲专利| 呼伦贝尔找工作| 励志人生| 北京吉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