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 浙江 国考

考试类型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阅读资料 > 行测 >

行测技巧

>

学会巧妙转换,轻松解决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难题

2017-06-08 13:47:58 来源:浙江中公教育 点击量: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编辑推荐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资讯_备考资料_考试题库汇总

政策咨询:

加入2018国考交流群186827138 | 微信:zjoffcn | 微博@浙江中公教育 |

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各类公职类考试行测逻辑判断题目中,假言命题推理一直是重要考点。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此类题目题干常出现“如果---,那么----”或“只有---,才---”等标志假言命题的关联词,问法一般是“由此可以推出?”或“根据上述说法可以得到(或得不出)以下哪项?”,此类题目常考查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比如假言命题逆否命题,假言命题条件转述等,即正确选项是题干相应假言命题的逆否命题或者条件转述(即由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转述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或者相反)考生们只要熟练掌握假言命题条件转述和逆否命题推理就能快速正确解答。

还有一类题目,题干出现了假言命题(也可能有联言命题等其他类型命题),也是要求由题干命题推出(或推不出)一个正确选项。利用假言命题条件转述或者逆否命题推理得不到正确选项,此时如果巧妙应用假言命题等价转换,往往会顺利解决问题,很快找到正确选项。下面就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重要的假言命题等价转换。

首先给出一个假言命题的标准推出形式“A=>B”,(A是充分条件,B是必要条件);此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为“A且非B”;大家知道,“A且非B”在逻辑上属于联言命题,它还有一种矛盾命题“非A或B”(变逻辑关键词得来)。大家看,“A=>B”和“非A或B”两者有共同的矛盾命题形式“A且非B”,当“A=>B”真时,经“A且非B”过渡可得到“非A或B”真;反之当“非A或B”真时可得到“A=>B”真,因此“A=>B”和“非A或B”等价,即假言命题和相容选言命题等价。这样,在遇到假言命题直接解答有难度时,可以转换为相容选言命题。

介绍这个等价形式有用吗?当然有用!大家来看下面这道题目。

例题:

甲、乙、丙三人在一起推测小张、小王和小李是做什么的:

甲:“如果小王是水工,则小李是木工。”

乙:“只有小张是电工,小王才是水工。”

丙:“小张是电工但小李不是木工。”

如果三人推测中只有一句是真话,那么下列各项判断中除了哪项其余均为真?( )

A.小张不是电工

B.小王不是水工

C.小李是木工

D.小王是水工

此题属于含有假言命题的“真假话”题型,问哪一个选项不能为真。写出甲乙丙三个人的话对应的命题形式:

(责任编辑:cml)

标签:国家公务员考试

热点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中公分站 友情链接

浙江 | 宁波 | 温州 | 金华 | 丽水 | 台州 | 绍兴 | 湖州 | 衢州 | 嘉兴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内蒙古 | 河北 | 山东 | 山西 | 河南 | 江苏 | 安徽 | 宁夏 | 陕西 | 湖北 | 江西 | 福建 | 甘肃 | 青海 | 四川 | 重庆 | 湖南 | 贵州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新疆 | 西藏 | 海南
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浙江人才网| 郴州求职网| 武汉资格认证培训网| 河北银行信用卡中心| 教育休闲专利| 呼伦贝尔找工作| 励志人生| 北京吉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