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 浙江 国考

考试类型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阅读资料 > 行测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解答技巧 把握行文脉络

2017-05-26 13:24:08 来源:浙江中公教育 点击量: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编辑推荐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资讯_备考资料_考试题库汇总

政策咨询:

加入2018国考交流群186827138 | 微信:zjoffcn | 微博@浙江中公教育 |

在做行测题目时,考生们要尽量掌握一些做题的技巧,尽力多拿分。在行测试卷中,言语理解与表达共有35道题,而其中片段阅读能够占到16—17道,所以说占比还是比较大的。在片段阅读过程中,很多同学面临的问题就是阅读速度太慢,容易花费大量的时间,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如果能够把握行文脉络,快速的掌握信息重点,就能提高阅读的时间。

行文脉络就是作者在写作时的思路,或者说对于所写内容的谋篇布局。一个文章,在内容上必然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而我们所给题干类型中,大部分也是如此,这样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不同行文脉络的特点和结构,那么必然能够快速锁定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精读,其他内容就可以跳读,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1、因果文段

因果文段,是在作者对于事实现状等问题的描述,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对策或结论。这里有一些标志词来帮助我们确认因果文段:因而、所以、因此等,针对因果文段一般的重点都是在果的部分,所以我们重点把握果的部分,从而弱化对之前内容的阅读。

【例题】每个年轻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正道直行固然有一种简约之美,但在参差多态的社会里,仅有一招是不够的。灵动如蛇固然是聪明而富有效率的,但如果没有内心的方圆和规矩,纯粹的机会主义者行而不远。因而,社会这位无处不在的严师总是教化人们,要在坚持原则和事急从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无伤大雅和誓不低头之间找到分寸感。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歧路纷纷,直道直行

B.处世之道的选择

C.过于锋芒毕楼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

D.参差多态方为世界之美

【答案】B。

【中公解析】这道题中,我们会发现文段中有很明显的因果词—因而,这个词表明前后内容构成因果文段,那么我们要把握重点内容,也就是因而之后的内容。那么我们发现之后内容强调我们要找到人生中的平衡点和分寸感,换言之,也就是处世之道的选择。故本道题答案选择B。

(责任编辑:zjoffcn-xyn)

标签: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

热点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中公分站 友情链接

浙江 | 宁波 | 温州 | 金华 | 丽水 | 台州 | 绍兴 | 湖州 | 衢州 | 嘉兴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内蒙古 | 河北 | 山东 | 山西 | 河南 | 江苏 | 安徽 | 宁夏 | 陕西 | 湖北 | 江西 | 福建 | 甘肃 | 青海 | 四川 | 重庆 | 湖南 | 贵州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新疆 | 西藏 | 海南
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浙江人才网| 郴州求职网| 武汉资格认证培训网| 河北银行信用卡中心| 教育休闲专利| 呼伦贝尔找工作| 励志人生| 北京吉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