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 浙江 国考

考试类型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考试题库 > 申论 >

申论真题

>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副省)答案解析

2016-11-27 20:09:47 来源:浙江中公教育 点击量: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库

政策咨询:

加入2017国考面试群514660981 | 微信:zjoffcn | 微博@浙江中公教育 |

一、阅读“给定资料1”,概括S市为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

【中公解析】

题干指出了作答参考的给定资料范围为“给定资料1”,作答任务为概括S市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阅读给定资料可知,资料中涉及S市所采取措施的要点多且杂,考生需要准找全,之后对找出的要点进行分类、合并,使答案具有一定的条理性。

【参考答案要点】

1.加强绿化管护。有选择性地种植不同种类的树木,丰富绿化色彩;铺设管道喷灌浇水;管理方式精细化。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照明设施;增加公交线路及停车场;修建绿道、垂钓区、公厕等公共设施。

3.加强后期维护。成立水系巡查大队,严惩占绿毁绿行为;通过加装防护栏、安装监控等方式阻止野游行为。

二、归纳整理一份《国外城市水系建设考察报告》提纲。

【中公解析】

这道题是报告类的应用文写作题,要求整理一份《国外城市水系建设考察报告》提纲。作答此题时一要明确考察报告的结构,二要注意提炼准确,归纳合理,层次分明,分条表述。同时,只要根据“给定资料2”,以背景材料介绍—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的思路作答即可。因为撰写的是一份提纲,因此对应用文的格式不做严格要求。

【参考答案要点】

针对城市水系的污染及水系周围安全设施的不完善,为了保护城市水系,进一步推进水系管理体系的建设,先目前对国外城市水系建设的考察报告,汇总如下:

英法在经历了由破坏到保护水系等一系列过程,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后转向探索并形成一系列现今的河流水系规划理念及成熟的管理经验。

欧美强调依法治理,以河流流域为分布的集中统一管理,形成了“多自然型河流”、“人水共存”、“健康工作河流”理念以及“动态河流管理”理念。形成的过程中含有非常有力的协作机制以及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还具有民主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及有效的监测体系。

三、“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中公解析】

这是一道句子理解题。答题的范围基本圈定在给定资料3中。

划线句子内涵丰富但又略显抽象,谈理解时要细读上下文,尽可能找出更多相关的要点,做到“准确、全面”。具体要求中有“逻辑清晰”一项,提示考生在下笔要梳理好作答结构,不可堆砌要点。

【参考答案要点】

通过水的“柔”这一特性,我们能够更好理解中国文化性格的多维度。“儒”的本意是“柔”,而柔是水最突出的特征,中国文化中常以水喻道,这与传统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品性不谋而合。

“水”是柔弱的,不定形的,但正因如此才包含万千可能。

“儒”字体现国人等待、忍耐的姿态,但并非软弱无力,反而像水一样能够巧妙地适应环境,以柔克刚,这包含了中国人同自然界和他人打交道的智慧。

受传统文化影响,国人更多采取柔性的方式,淡化攻击性,顺势而行,克服困难,利用大自然,造福人类。

(责任编辑:cml)

标签:2017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

热点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中公分站 友情链接

浙江 | 宁波 | 温州 | 金华 | 丽水 | 台州 | 绍兴 | 湖州 | 衢州 | 嘉兴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内蒙古 | 河北 | 山东 | 山西 | 河南 | 江苏 | 安徽 | 宁夏 | 陕西 | 湖北 | 江西 | 福建 | 甘肃 | 青海 | 四川 | 重庆 | 湖南 | 贵州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新疆 | 西藏 | 海南
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浙江人才网| 郴州求职网| 武汉资格认证培训网| 河北银行信用卡中心| 教育休闲专利| 呼伦贝尔找工作| 励志人生| 北京吉他培训|